小时候的傅凉旭厌恶学习性格又倔强,曾经把老师气到肚子疼——这一度成为傅父的谈资。
因为抗拒上学所以赖在家里,即使被爷爷用苞谷杆抽着也抵死不从,他不喜欢幼儿园那里啊!这个小地方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他应该是没可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也许他十几岁就辍学了,跑到大城市的工厂里打几年工,到了十七八岁就回到家乡准备结婚。然后,相亲来相亲去的,遇到个合适的就凑合嫁了,哪里谈什么爱情?操劳农活、操劳家庭,粗了手、黄了脸,一辈子就耗在了一个地方。
想想就不寒而栗,那绝不是傅凉旭真正想要的东西。
所以即使他并这样生在大富之家,能够有现在的生活,傅凉旭自己就已经很满足了。
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是最强的。
很久年前,他随父母定居晋城,也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和希望。
晋城小学维修中的门和铺着长条木板的破旧泥路是他记忆最深的地方,让他一直不能够忘记。
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种象征意义,象征他另一段生活的开启,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后来,这所学校一直在装修、翻新、装修、翻新,现在,它已经是晋城最有名气的小学之一了。
他爱这所学校,它见证了他的成长,也让他时不时会想起“诗意的方向,最好的自己”这句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