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梨侧头看去,有些惊讶,这好像还是宝儿第一次叫她阿姐。可见宝儿也并不想同舅舅走。随后杏眼弯弯,声音带着哄小孩的天然温柔:“这个字念善,你看啊,这句话连着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宝儿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重复了一遍,随后继续看书。
佟氏一惊:“你竟识字?”
周梨笑了下,没有回复,继续点数。
佟氏哪想到周梨一个村寡妇,居然识字?她方才那番话突然就有些尴尬了。面上的得意之色顿时减了几分。
见这说法带不走人,佟氏招来自己的丫鬟,取了早备好的一包枣泥糕,走到李宝儿面前,俯下身,笑道:“宝儿,你瞧舅母给你带了什么?你最喜欢吃的枣泥糕,你从前不是最爱吃舅母做的枣泥糕么?”
李宝儿抬头看了一眼,没去接。她没忘枣泥糕,也没忘舅母的打骂。
李氏见状,忙起身道:“你们不提我都忘了,灶台上还有阿梨新做的豆饼,宝儿,饿了吧,姑母这就去拿。”
说完,转身去了后院,不一会儿就取了一盘子豆饼,拿到李宝儿面前。
“宝儿,来,吃豆饼。”李氏道。
佟氏看了眼那饼子,一个个金黄匀称,香气扑鼻,一看就知外酥里脆,再看一眼自己手里黑不溜秋、冷冰冰的枣泥糕,撇了撇嘴,再次把枣泥糕递给李宝儿:“宝儿,吃枣泥糕吧,更甜。”
李宝儿看看枣泥糕,又看看豆饼,再看一眼佟氏和李氏,最终拿了个豆饼吃。
佟氏脸上的笑容瞬间一垮:“你这孩子,多日不见,也不知是谁这么有能耐,把你口味儿都教变了。”
坐在旁边一直没怎么搭腔的舅舅冯玉走过来,按了按佟氏肩膀。
佟氏这才没说下去。冯玉笑道:“李嫂子,当年我妹夫乃是入赘的我冯家,我们冯家没那么讲究,便仍许孩子随父姓,只是既是入赘,这孩子自然便是我冯家的。在下不才,秀才出生,现在县城学政院任辅政,孩子若跟了我们,在下虽然官微言轻,但大小能在学政院说上点话,孩子将来若要入仕,多少能帮着点。”
周梨听明白了,冯玉这是要用身份来压他们。
周梨笑道:“您既然是宝儿的亲舅舅,想来他和谁长大,日后他若有难处,您也会出手的吧?”
这话一出,冯玉脸上的笑容一僵:“这……”
几人又说了些有的没的,最后,冯玉夫妻俩见似乎确然带不走孩子,两人对视一眼,主意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