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盛恩养点点头,“就是普通的家常菜,这些海味珍品看起来千金难买,但吃起来却与那深山野味并无不同,想来侯爷也是吃不惯的,别到头来讨喜不成反倒让他没了胃口,得不偿失。”
“那你打算如何?”
盛恩养看了一眼厨房里的备菜,除了那海外珍品,也有不少日常备菜,想来也是差不多了,“你先出去吧,这里交给我就行了。”
红绫看了一眼一厨房的备菜,不放心道,“我知道你能干,可这东西也太多了,为了不耽误侯爷用膳,我还是留下来给你打个下手吧。”
“也行,那你先帮我把米泡了,我先去备点腊肠做个腊味饭。”
“好嘞,我这就去。”
二人一言一语间便迅速的行动了起来,偌大的厨房里瞬间忙碌了起来。
盛恩养记得,原著里他最喜欢吃夫人给他做的腊味饭了。可惜夫人身体不好,前几年感染了伤寒,不幸逝世了。盛惊州因为这件事情消沉了许久,好在他心里有大梁和百姓,没让这份悲伤过度蔓延。
这位夫人,说起来算是她的救命恩人了。原著里写的是:大梁明和五年,汴京大旱,夫人庙里求雨,归府路上遇见了一个饿晕在路边的小女孩,善心的驱动下夫人便把小女孩带回了府中。
后来才得知,小女孩一家是因为战乱逃来的汴京,又因为汴京大旱,她的父母已经相继离世了。老夫人向来心善,最是听不得这些,一时心软,便把小女孩留了下来,取字恩养,因为盛恩养年纪太小记不得自己姓什么的缘故,便跟着老爷姓了。
盛恩养从小便聪明伶俐,学东西学得快,为人也很勤奋,吃苦耐劳不娇气,又因为学得一手好厨,深得老夫人的欢心。是故虽然她只是侯府里的一个小厨娘,但地位并不底下,除了红绫和她熟交的敢直呼她名字以外,下人们还得唤她一声姑娘。
承蒙老夫人厚爱,为了报答她的这一份知遇之恩,盛恩养在盛府勤勤恳恳做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将腊肠切好片后,盛恩养又切了一些红萝卜丁和香菇丁,由于大梁还没有出产酱油,她便用豆、麦、麸皮酿造出来的液体作为调料,这在大梁是常用的调味品,该酱料呈红褐色,有独特的酱香味,滋味鲜美,作为调料,最合适不过,想来这便是酱油最初的原型了。
准备好这些配菜和其它要做的菜,小米也泡了一个多时辰了,时间刚好合适。盛恩养把米淘进锅里,放好没过中指的水位便开始蒸煮,对于没有高压锅的古代来说,想要煮好一份腊味饭火候就显得犹为重要了。
为了保证他能吃到儿时的味道,盛恩养守在灶口旁丝毫不敢松懈,她控制火候在中等热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直到米开了她才把火候减小了些。
虽然米才刚刚开,但她一揭开盖子就迎面扑来了一阵淡淡的米香味,不愧是上等的金稻小米,粒粒饱满,颗颗分明。她放了少量花生油在上面,然后将切好的腊片铺了上去,还有香菇丁、萝卜丁和剥好的玉米粒,以及备好的酱料也浇了上去。
盖上锅盖,在锅盖周边又浇了一圈花生油,又用小火焖煮了二十分钟左右,腊味饭才算是做好了。
她刚刚打开锅盖红绫便顺着香味飘来了。
“恩养,你的腊味饭是不是做好了?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你手艺也太棒了吧!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真香。”红绫看着她将那层次分明的腊味饭搅成一锅颜色均匀、菜丁米粒互相融合散发出淡淡香味的农家佳肴,不禁咽了一把口水。